進入3月份以來,隨著市場購銷逐漸恢復,國內玉米市場供需格局呈現出階段性、區域性新變化,在利空積聚影響下,玉米行情總體震蕩走弱,其中華北地區玉米價格先漲后跌,南方銷區及東北持續小幅回落。短期看,盡管至3月末,東北“地趴糧”銷售已接近尾聲,貿易商挺價心態隨之增強,但國內玉米市場利空仍將占據主導,在基層糧源出售增多、進口大量到港,以及政策性小麥、稻谷替代等影響下,仍存在一定的供應壓力。
基層售糧增多企業到貨增量
進入3月份以來,隨著氣溫逐漸回升,東北基層糧源特別是“地趴糧”銷售增多,市場供應階段性增加,用糧企業到貨增量,收購價格“順勢”連續下調。隨著東北玉米上量明顯,加之進口及替代糧源供應補充缺口,市場看空情緒持續發酵,華北地區貿易商出售意愿也隨之增強,成為本輪玉米價格下跌的主要推手之一。截至3月下旬,國內玉米價格較前期高點已累計下跌200元/噸左右,其中東北港口已經跌破2800元/噸。
進口疊加替代有效供應增加
進口糧源的增加,以及小麥、稻谷的替代供應,在填補玉米市場供需缺口的同時,也較大程度上影響著玉米價格變化。進入2021年,玉米及其替代品進口繼續增量,且采購訂單仍在增加。海關總署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1月至2月,我國進口谷物及谷物粉達到1004萬噸,同比增長275.1%,接近2020年全年進口量的1/3。其中,玉米、高粱、小麥和DDGS等品種進口增幅最大。數據顯示,1月至2月共進口玉米480萬噸,同比增長414.4%;進口高粱140萬噸,同比增長365.6%;進口小麥248萬噸,同比增長265.1%。美國農業部預計,2020/2021銷售年度中國將從全球進口2400萬噸玉米,是一年前的3倍多。
另外,近期國內小麥市場價格總體穩中偏弱,陳麥價格有所回落,但在飼料替代方面依然保持與玉米的比價優勢,其中華北地區二者價差仍達到400元/噸左右。盡管在交易規則調整、下游需求偏弱等影響下,3月份以來政策性小麥拍賣成交呈回落態勢,但總體成交量仍保持較高水平。據統計,截至3月24日,3月以來政策性小麥拍賣共成交約698萬噸,今年1月至3月已累計成交約2446萬噸,超過2020年全年2323萬噸的總成交量。
養殖需求放緩利空仍在發酵
隨著國內生豬產能持續恢復,飼料產量仍保持增長態勢。據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統計,2021年1月至2月,我國飼料總產量約4175萬噸,同比增長20.9%。其中,豬料產量2032萬噸,同比增長79.9%;蛋禽、肉禽料產量分別為526萬噸、1197萬噸,同比分別下降7.8%、15.2%。盡管飼料及豬料產量同比仍在增加,但從2月份數據環比來看,卻呈下降態勢,而且降幅超過2019年和2020年同期。
據農業農村部監測,1月、2月全國能繁母豬存欄環比分別增長1.1%、1%,同比分別增長35%、34.1%。反映出除因春節期間集中出欄及春節假期停工導致飼料需求量和產量出現階段性下降外,與近期局部復發的豬瘟疫情、禽蛋養殖行業去產能化密不可分,而且這一利空影響仍在持續。
統計,受豬瘟疫情復發影響,養殖企業出欄增加,補欄速度緩慢,其中北方部分地區生豬存欄下降30%~40%。受此影響,加之飼料企業原糧備貨量保持高位,對玉米等加工原糧多采取隨用隨采策略。
1
12月5日生意社白糖基準價為7160.00元/噸 2023-12-05
2
白糖商品報價動態(2023-12-04) 2023-12-04
3
截至12月1日印度產糖432萬噸 同比減11% 2023-12-04
4
俄羅斯2023/24年度食糖產量預計為680萬噸 2023-12-04
5
生意社:需求減弱 11月糖價下跌 2023-11-29
6
生意社:消費淡季 白糖價格下跌 2023-11-17